蘇聯的崩潰製造出地緣政治極為巨大的混亂。
這些年經手過許多的凶宅,我常說凶宅裡面,最要注意的是上吊,因為人死的時候,會有一口氣要吐掉,但是上吊的人那股氣被勒住了,所以如果他是帶著怨念與遺憾而離去,那口氣就會讓亡者化作厲鬼流連人間。故事發生在一個理髮店的小學徒身上。
我們都知道很多年輕人,會去追逐自己的夢想,在理髮店學習美容美髮,有的時候去理髮店,就會看到一些見習生或是學徒在那邊學藝。「阿展……你這個喇叭嘴。後來這前後兩個租客都沒租多久就紛紛退租了,美容美髮的是我知道最後承租的人,我記得他們好像只租了半年就退租了,我本來以為是單純生意不好,後來去了解後才知道原來是有故事的,為了了解原因,我特地問了同行的朋友,最後還真的問到了那個承租的租客。這個房子因為是租售同時,所以除了買房子的客戶也有想要租來做生意的,有租出去的話就是掛著租約賣,就我了解後來租給了兩個租客,一個做吃的、一個做美容美髮的。我們店是一到四樓,一樓是營業廳,大家平常都在那兒工作,二樓是我們工作室跟放東西的地方,平常練習剪頭髮就都在二樓。
怎麼說呢?因為屠宰店跟理髮店是動刀的,殺雞、殺鴨、殺豬等等,這些大家知道是見血的,理髮店他們剪的雖然是頭髮,但是身體髮膚受之父母這個道理,讓這行也有類似這樣子的說法,至於賭場嘛……就是有錢能使鬼推磨的概念囉這實在是深具勇氣的企圖。「總統川普一直是堅定的死刑支持者,還曾呼籲將販毒者、謀殺警察者納入判處死刑範圍。
阿爾弗雷德·布爾喬亞(Alfred Bourgeois):2002年猥褻自己兩歲的女兒,並將女兒毆打致死。藥廠與死刑劃清界線,無藥可用,讓美國死刑數量大減《BBC》報導,1998年至2018年期間,美國死刑判決數量下降了85%,但這或許與藥廠拒絕提供死刑用藥有關格魯吉亞、亞美尼亞跟亞塞拜然三個共和國原本組成外高加索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但三個國家彼此矛盾太深,最後改由三個國家各自以加盟共和國的名義加入蘇聯。Photo Credit: 蔡又晴提供高加索三國各擁其主,歐洲、俄羅斯、土耳其暗潮洶湧俄羅斯的前身是蘇聯,蘇聯本身是由15個加盟共和國組成。
由此可知,亞美尼亞跟土耳其的關係相當緊張,亞美尼亞也跟亞塞拜然打過許多次仗,後來俄羅斯派兵介入之下,讓兩國終於和談,但是在俄羅斯的壓力下,亞美尼亞還是扶持了「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共和國」,這一塊一萬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住的大多數都是亞美尼亞人,雖然國際都不承認,亞塞拜然也拒絕接受,但現實上這個共和國已經成為現實,亞美尼亞為了感謝俄羅斯,也同意俄羅斯派兵進駐,現在亞美尼亞跟土耳其的邊界很多都還是由俄羅斯協助駐防。尤其像格魯吉亞這樣國土將近兩成被俄羅斯扶持獨立,這次格魯吉亞對俄羅斯議員造訪的抗議其實只是導火線,真正引爆的能量來源,是百年來高加索地區的種族與宗教衝突。
阿布哈茲地區跟南奧塞提亞兩個地區已經是格魯吉亞國土的18%,可想而知格魯吉亞會對俄羅斯有多怨恨。俄羅斯分別在1994年跟1999年進兵車臣,雙方死傷上萬人。美軍近來已經在這三國多次進行演習跟駐軍,加上烏克蘭全面倒向西方,俄羅斯搶回克里米亞半島,只是保住了黑海的管道,在地緣政治上俄國失去了烏克蘭,已經讓北約勢力進到了高加索一帶。2008年格魯吉亞軍隊以平叛名義,動員進入南奧塞提亞地區,俄羅斯援軍立即進入支援,重創格魯吉亞軍隊,等於俄軍用武力維持住了南奧塞提亞共和國的獨立地位,雖然各國大都不承認,但也無可奈何。
高加索是源自對鄂圖曼土耳其帝國的恐懼,鄂圖曼帝國所代表的土耳其回教勢力,曾經跟俄羅斯糾纏多年,這也是為什麼歐洲聯盟明明對土耳其的人權紀錄如此不以為然、美國對土耳其政權如此不屑,卻還是要低聲下氣地讓土耳其在北約中扮演重要角色。車臣人也發動恐怖攻擊,光是著名的就有2002年莫斯科歌劇院事件,40名車臣人衝入莫斯科劇院,39名恐怖分子,129名人質死亡。身為基督徒的東正教俄羅斯,對伊斯蘭勢力擴張的恐懼。亞塞拜然是回教國家,原本是屬於伊朗的,使用的語言與土耳其語相似,跟伊朗都是信奉伊斯蘭教什葉派,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獲得獨立,後來加入蘇聯,因為信奉伊斯蘭教與文化語言的關係,得到了土耳其的支持。
以及2011年多莫傑多沃國際機場炸彈襲擊事件,車臣伊斯蘭領袖事後承認要為36位死者負責。俄羅斯的民族自尊心,畢竟這裡過去都是蘇聯的加盟共和國,更有大批的俄羅斯裔人口,等於是俄羅斯近百年來的勢力範圍。
俄羅斯面對歐洲的三大戰略要地:高加索、中亞與烏克蘭格魯吉亞的位置在外高加索區域。南奧塞提亞土地面積3900平方公里,人口有七萬多人。
2010年莫斯科地鐵連環爆炸事件,兩名車臣女性引爆炸彈,造成40人死亡。高加索地區俄羅斯堅持不退的區域從格魯吉亞對俄羅斯的反抗之激烈,可以映照出俄羅斯在高加索地區的三個戰略背景:關鍵的交通位置,讓俄羅斯堅持要在當地留置龐大的兵力,防止土耳其、美國跟北約進入。格魯吉亞反俄,因為俄羅斯多次出兵分裂勢力格魯吉亞共和國是蘇聯前領導人史太林(Joseph Stalin)的故鄉,但是格魯吉亞與蘇聯的關係一直都比較緊張,格魯吉亞從蘇聯獨立後,外交政策非常親歐美。失去高加索,令人產生戰略性憂慮,擔心土耳其勢力會復活。、2004年貝斯蘭人質危機,車臣挾持中學師生,最後共396名民眾(31人是車臣分子)死亡。烏克蘭則有兩層戰略意義,首先是烏克蘭南邊的克里米亞半島,是俄羅斯黑海艦隊的重要基地,另一方面烏克蘭西邊,就接壤波蘭、匈牙利跟羅馬尼亞。
蘇聯的崩潰製造出地緣政治極為巨大的混亂。但是格魯吉亞本身內部有很多不同族群,格魯吉亞跟境內的南奧塞提亞民眾衝突迭起,後來南奧塞提亞乾脆就成立了自己的共和國。
格魯吉亞並不是跟俄羅斯對抗最激烈的地區,格魯吉亞的北邊就是車臣,車臣是伊斯蘭信仰的地區,跟俄羅斯早有不共戴天之仇,車臣不只從1991年蘇聯解體之後,就爆發大規模的種族衝突事件,大批非車臣人被趕離居住地,接下來更是正式跟俄羅斯翻臉要爭取獨立地位。土耳其就是壓制俄國勢力南下的第一防線,該區域沒有任何其他國家可以取代。
高加索地區絕對是衝突風險極高的地區,重點是不同宗教與族裔的人口幾乎是交雜在一塊生活,過去蘇聯是為了平衡當地的人口,希望讓更多俄羅斯裔人口主導當地,沒想到蘇聯破滅,導致各國自主權升高,進而排擠後來的俄羅斯人。蘇聯面對歐洲有三大地緣戰略重心,分別是高加索、中亞跟烏克蘭。
——布里辛斯基(Zbigniew Kazimierz Brzeziński)格魯吉亞(編按:又稱「喬治亞」)爆發了激烈的反俄示威抗議,其實來源正是格魯吉亞與俄羅斯百年來的紛爭衝突,格魯吉亞在1991年蘇聯解體後就宣告獨立,卻因為地緣政治利益,始終擺脫不掉俄羅斯的控制,憤而轉向美國與歐盟,但俄羅斯卻扶持格魯吉亞境內的獨立勢力,成立了兩個獨立共和國,瓜分了格魯吉亞近兩成的土地,也積下了兩國揮之不去的百年仇恨、2004年貝斯蘭人質危機,車臣挾持中學師生,最後共396名民眾(31人是車臣分子)死亡。土耳其就是壓制俄國勢力南下的第一防線,該區域沒有任何其他國家可以取代。美軍近來已經在這三國多次進行演習跟駐軍,加上烏克蘭全面倒向西方,俄羅斯搶回克里米亞半島,只是保住了黑海的管道,在地緣政治上俄國失去了烏克蘭,已經讓北約勢力進到了高加索一帶。
高加索地區俄羅斯堅持不退的區域從格魯吉亞對俄羅斯的反抗之激烈,可以映照出俄羅斯在高加索地區的三個戰略背景:關鍵的交通位置,讓俄羅斯堅持要在當地留置龐大的兵力,防止土耳其、美國跟北約進入。格魯吉亞、亞美尼亞跟亞塞拜然三個共和國原本組成外高加索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但三個國家彼此矛盾太深,最後改由三個國家各自以加盟共和國的名義加入蘇聯。
蘇聯面對歐洲有三大地緣戰略重心,分別是高加索、中亞跟烏克蘭。南奧塞提亞土地面積3900平方公里,人口有七萬多人。
格魯吉亞並不是跟俄羅斯對抗最激烈的地區,格魯吉亞的北邊就是車臣,車臣是伊斯蘭信仰的地區,跟俄羅斯早有不共戴天之仇,車臣不只從1991年蘇聯解體之後,就爆發大規模的種族衝突事件,大批非車臣人被趕離居住地,接下來更是正式跟俄羅斯翻臉要爭取獨立地位。以及2011年多莫傑多沃國際機場炸彈襲擊事件,車臣伊斯蘭領袖事後承認要為36位死者負責。
2010年莫斯科地鐵連環爆炸事件,兩名車臣女性引爆炸彈,造成40人死亡。失去高加索,令人產生戰略性憂慮,擔心土耳其勢力會復活。但是格魯吉亞本身內部有很多不同族群,格魯吉亞跟境內的南奧塞提亞民眾衝突迭起,後來南奧塞提亞乾脆就成立了自己的共和國。——布里辛斯基(Zbigniew Kazimierz Brzeziński)格魯吉亞(編按:又稱「喬治亞」)爆發了激烈的反俄示威抗議,其實來源正是格魯吉亞與俄羅斯百年來的紛爭衝突,格魯吉亞在1991年蘇聯解體後就宣告獨立,卻因為地緣政治利益,始終擺脫不掉俄羅斯的控制,憤而轉向美國與歐盟,但俄羅斯卻扶持格魯吉亞境內的獨立勢力,成立了兩個獨立共和國,瓜分了格魯吉亞近兩成的土地,也積下了兩國揮之不去的百年仇恨。
格魯吉亞反俄,因為俄羅斯多次出兵分裂勢力格魯吉亞共和國是蘇聯前領導人史太林(Joseph Stalin)的故鄉,但是格魯吉亞與蘇聯的關係一直都比較緊張,格魯吉亞從蘇聯獨立後,外交政策非常親歐美。阿布哈茲地區跟南奧塞提亞兩個地區已經是格魯吉亞國土的18%,可想而知格魯吉亞會對俄羅斯有多怨恨。
高加索地區絕對是衝突風險極高的地區,重點是不同宗教與族裔的人口幾乎是交雜在一塊生活,過去蘇聯是為了平衡當地的人口,希望讓更多俄羅斯裔人口主導當地,沒想到蘇聯破滅,導致各國自主權升高,進而排擠後來的俄羅斯人。俄羅斯的民族自尊心,畢竟這裡過去都是蘇聯的加盟共和國,更有大批的俄羅斯裔人口,等於是俄羅斯近百年來的勢力範圍。
俄羅斯面對歐洲的三大戰略要地:高加索、中亞與烏克蘭格魯吉亞的位置在外高加索區域。Photo Credit: 蔡又晴提供高加索三國各擁其主,歐洲、俄羅斯、土耳其暗潮洶湧俄羅斯的前身是蘇聯,蘇聯本身是由15個加盟共和國組成。
留言0